施一公院士、邵峰院士、王福生院士、舒红兵院士、陈雪梅院士、黄三文院士等多个团队发表最新研究

来源:丁香学术 上周,国内高校在国际顶级期刊持续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,多个院士团队开创新成果,展现科研创新活力! 1. PNAS|冷冻电镜揭示生长素运输的分子开关 来源:PNAS https://doi.org/10.1073/pnas.2513424122 2025 年 7 月 28 日,西湖大学院士等团队在 PNAS 杂志发表研究论文 Structural basis of auxin binding and transport by Arabidopsis thaliana AUX1。该研...


来源:丁香学术

上周,国内高校在国际顶级期刊持续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,多个院士团队开创新成果,展现科研创新活力!

1. PNAS|冷冻电镜揭示生长素运输的分子开关

来源:PNAS

https://doi.org/10.1073/pnas.2513424122

2025 年 7 月 28 日,西湖大学院士等团队在 PNAS 杂志发表研究论文

Structural basis of auxin binding and transport by Arabidopsis thaliana AUX1。该研究利用冷冻电镜(cryo-EM)技术解析了 AUX1(生长素流入转运蛋白)在 IAA(Indole-3-acetic acid,3-吲哚乙酸)结合前后的结构,AUX1 作为单体结构,包含 11 个跨膜螺旋(TMs),鉴定 His249 是关键氨基酸,参与 IAA 的摄取与释放。揭示了 AUX1 介导 IAA 结合与运输的分子基础,为理解植物激素运输机制提供了结构依据,有助于未来的植物生长调控研究。

2. Cell|破解马铃薯物种起源之谜

来源:Cell

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cell.2025.06.034

2025 年 7 月 31 日,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院士团队等多个单位在 Cell 杂志发表研究论文

Ancient hybridization underlies tuberization and radiation of the potato lineage。该研究系统分析了来自 101 份马铃薯组、15 份番茄组、9 份类马铃薯组,以及 19 份其他茄科物种的高质量基因组数据,首次揭示了马铃薯组的杂交起源、薯块形成和辐射分化,发现马铃薯组起源于 900 万年前的古杂交,即马铃薯是类马铃薯和番茄杂交产生的物种。该研究为马铃薯遗传育种、保障世界粮食安全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。

3. STTT|间充质基质细胞疗法攻克肝硬化新进展

来源:STTT

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41392-025-02318-4

2025 年 7 月 29 日,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王福生院士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张鹏研究员、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石磊医生等等多个团队在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杂志发表研究论文

Dose-escalation studies of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 therapy for decompensated liver cirrhosis: phase Ia/Ib results and immune modulation insights。该研究采用单臂剂量递增设计进行了连续的 Ia/Ib 期试验,以评估间充质基质细胞 (MSC) 疗法对失代偿性肝硬化(DLC)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,证明了 MSC 疗法对 DLC 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,首次提供了关于人体剂量-效应关系和最佳给药方案,为攻克 DLC 提供了新武器。

4. J Exp Med|揭示 T 细胞的活化和死亡之谜

来源: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

https://doi.org/10.1084/jem.20250121

2025 年 7 月 30 日,武汉大学院士等团队在免疫学与医学领域的权威期刊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发表研究论文

ALK2/3 recruitment to the immunological synapse is required for T cell activation and death。该研究发现 BMP 受体 ALK2 和 ALK3 是诱导活化 T 细胞中效应基因子集和细胞死亡(AICD)的相互依存的必要条件,不依赖于 BMP 的 ALK2/3-SMAD1/5 轴在 T 细胞活化和 AICD 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它与 BMP 触发的 T 细胞介导的免疫抑制作用相互拮抗,为 T 细胞疗法的精准打击开辟了新视角。

5. Nature|揭示过敏原先天免疫识别全新普适机制

来源:Nature

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41586-025-09331-1

2025 年 7 月 30 日,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徐墨研究员、邵峰院士、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高璞研究员等团队在 Nature 发表研究论文

Epithelial cell membrane perforation induces allergic airway inflammation。该研究确定打孔蛋白是过敏性气道炎症的常见刺激因素之一,发现来自不同物种、结构各异的多种打孔毒素均可通过类似机制诱导呼吸道过敏反应,揭示了过敏原诱导免疫应答的共通分子机制,填补了长期悬而未解的二型先天免疫识别知识缺口,拓展了对过敏发生机制的基础认识。

6. 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|植物 miRNA 成熟与功能调控机制重磅综述

来源: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https://doi.org/10.1038/s41580-025-00871-y

2025 年 7 月 20 日,北京大学陈雪梅院士团队在 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 杂志发表综述文章

Plant microRNA maturation and function。该论文聚焦了植物 microRNA(miRNA)研究领域自 2002 年以来的重大发现,重点阐述了植物 miRNA 的生物合成、miRNA 装载至 ARGONAUTE1(AGO1)亚细胞动态特征以及 miRNA 与翻译调控的复杂关系,指出了 miRNA 领域未来发展的方向,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了新思路。

对哪些话题感兴趣呢,快为它投上一票吧

最近还有哪些研究给您留下印象,或是希望小编深入解读哪一篇文献呢?

欢迎在评论区分享!

我们长期为科研用户提供前沿资讯、实验方法、选品推荐等服务,并且组建了 70 多个不同领域的专业交流群,覆盖 PCR、细胞实验、蛋白研究、神经科学、肿瘤免疫、基因编辑、外泌体、类器官等领域,定期分享实验干货、文献解读等活动。

添加实验菌企微,回复【】中的序号,即可领取对应的资料包哦~

【2401】论文写作干货资料(100 页)

【2402】国内重点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汇总(60 页)

【2403】2024 最新最全影响因子(20000+ 期刊目录)

【2404】免疫学信号通路手册

【2405】PCR 实验 protocol 汇总

【2406】免疫荧光实验 protocol 合集

【2407】细胞培养手册

【2408】蛋白纯化实验手册

【2501】染色体分析方法汇总

【2502】国自然中标标书模板

【2503】WB 实验详解及常见问题解答

【2504】DeepSeek 论文写作常用口令

【2505】中国科学院期刊分区表(2025 年最新版)

【2506】期刊影响因子(2025 年最新版)

【2507】130 种实验室常用试剂配制方法(附全套资料)



相关资讯